有望开展广东首例极外侧脊椎融合手术
三水区人民医院:
有望开展广东首例极外侧脊椎融合手术
近日,三水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潘磊结束了半年的留学访问,带回极外侧脊椎融合技术。这项全国领先的技术,是切口以侧方代替后方的微创手术,不仅不会破坏脊椎结构,且恢复快。只要引进设备,区人民医院有望开展广东首例极外侧脊椎融合手术。
学习技术,
他是佛山第一位
“这项技术在美国已十分成熟,威廉·史密斯教授曾来中国讲过课。我因此接触到他,他是美国开展最早、做得最多例数的教授。”潘磊说,目前,国内的脊椎融合手术都从后方切入,需要剥离肌肉,出血量大,融合度较低,还会破坏脊柱结构,术后将留下疼痛等后遗症及明显疤痕,而威廉·史密斯讲解的极外侧脊椎融合手术不存在这些问题。脊椎融合手术,大都使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椎病。
去年10月,潘磊收到邀请函,到美国向威廉·史密斯学习,成为佛山第一位到国外学习极外侧脊椎融合手术的骨科医生。“我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医学中心学习。在美国,极外侧脊椎融合手术已开展10年,并出版有专著。”
传统的脊椎融合手术后,患者需休养3个月才可恢复。但潘磊介绍,极外侧脊椎融合手术只需在躯干侧方切一个约4厘米的小口,并使用神经监测器、扩张器等先进设备,术后仅需留院观察1天,一周后即可正常工作、生活。
“目前国内开展过这项手术,但都是邀请国外的医生实施的,因此谈不上经验。”经过近半年的访问学习,潘磊已掌握该手术技术。万事俱备,只欠设备。“目前手术的设备在中国已获得准入,一套要100多万元。只要有设备,我们医院随时都能开展手术。”潘磊说。
带回设备,
患者术后恢复快
4月20日,区人民医院脊柱关节外科学在内的3个科学(实验室)成功获评广东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重点学科,标志着区人民医院实现了省级医学重点专(学)科零的突破,学科建设从以临床为主的专科建设,向医、教、研同步发展的学科建设迈进。
潘磊介绍,藉此重点学科的获评,三水如果引进手术设备,开展极外侧脊椎融合手术,这将会是广东首例,大大降低脊椎病患者的手术痛苦与术后复发概率。
半年的访问学习,除了带回先进技术,潘磊还一并带回先进仪器。“包括手术眼镜、手术放大镜和自带光源设备,用这些设备完成传统手术,比以前更简洁、方便,不仅能节省手术时间,也能降低手术感染率。”
回到三水后,潘磊利用这些先进仪器,为腰椎间盘突出的阿雯实施了手术。22岁的阿雯是一名护士,因为日常不注意损伤了腰椎,等到双脚麻痹到医院检查时,病情已变得严重,不得不动手术。昨日,记者在区人民医院骨科住院部见到阿雯,刚做完微创手术没几天的她精神不错,背部的手术创口仅4厘米长。“恢复得很快,就快要出院了。”阿雯说。
阿雯的案例,只是潘磊众多微创手术中的一例。近年来,潘磊从颈椎手术到脊柱微创手术,从枕颈融合手术到侧路椎间孔镜手术,不断刷新三水记录,在佛山市刮起一阵微创骨科风。
文/佛山日报见习记者陈慧敏通讯员林文雄
上一篇:5页感谢信引出感人医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