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好医生】爸爸有空记得休息,今年的暑假要陪陪我…
作为一名医生,他是典型的“医者仁心”。他把为病人服务、解除病人疾苦作为自己最大的快乐;作为科室副主任,他又是一位尽职尽责、成绩优秀的管理者。他,将名利看得很淡,看重的是医生这个职业!他,将自己从医的誓言记在心中,16年来,从来不曾改变!他就是三水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元少鹏,首届“佛山好医生”的获得者。
患者眼中的好医生
走在三水区人民医院住院部神经外科的长廊里,元少鹏经过的地方,每位病人都投来尊敬和感激的目光。
“元医生不仅医术高明,对患者更是尽心尽责。”一位患者家属告诉记者,一大早,元少鹏就来到病房中,了解患者的康复状况,嘘寒问暖,患者遇到问题,他比谁都着急,常常都是第一时间处理。
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元少鹏始以仁爱之心善待每一位患者。十六年来,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对于他来说是常态,有时要经常加班到零晨三四点。正是这种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长期实践中练就的精湛技术使他帮助一个又一个重症患者获得新生。
如今的他,在荣誉面前,依旧满怀激情地在忙碌中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无论是门诊室、住院部还是手术室都能看到他忙碌穿梭的身影。他的仁心仁术赢得了众口一词的称赞。
同行眼中的医痴“元三丰”
小编曾经问过很多的人,怎样的医生是他们眼中的“好”医生?几乎大部分的人都回答我,技术精湛,认真负责,能治好病的医生是“好”医生。我知道那个“好”承载着普通大众对医生这个神圣职业寄予的殷切期望。
“元少十年如一日,始终没变。”神经外科主任胡建军说,共事十多年间,元少鹏吃苦耐劳,热于奉献,勤于钻研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位同事。元少是同事们对元少鹏的昵称,元少鹏在工作中总是干劲十足。
去年,有位头皮血管瘤患者从广州医院转入三水人民医院上药治疗,由于患者经济条件较差,无法承担住院费用。不论休息与否,元少鹏坚持每天在门诊为患者换药治疗,这一坚持就是半年多的时间,如今患者腐烂的头皮渐渐康复。
元少鹏的下级医生陈耿树,对其感佩至深。他告诉记者,工作中的元少鹏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但私底下喜欢和年轻人一起打球,像个20多岁的小伙子,体力和球技都很棒。
元少鹏说:“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会无怨无悔的坚持下去,即使很多时候会有人不理解,包括孩子也经常会抱怨自己陪伴的时间很少,但医路艰辛、不忘初心、精益求精、方得始终。”
“最羡慕别人家三人行” 、“从小号称自己是留守儿童”
元少鹏的女儿,子圆,今年7岁了。小编问起子圆对爸爸的感觉是什么?子圆犹豫了一下回答说,“爸爸‘棒棒地’,在学校、市场里很多人夸他是好医生,虽然他平时很忙,很少能陪我和妈妈,不过我觉得他是最厉害的好爸爸。”
元少鹏和妻子都是医务人员,陪伴小圆最多时间的是她的爷爷奶奶,小圆有时觉得自己是“留守儿童”。在小编眼里,子圆比同龄小孩要坚强勇敢,从聊天中得知小圆自上小学起,就学会独自在家,自觉完成写作业,从不要求父母为自己做过多的事。
“子圆,你恨爸爸吗?”小编问道。“肯定恨啊,最‘可恨’的是在家休息爸爸也会被医院叫去。有天晚上,爸爸要给我讲故事陪我睡觉的,结果电话打来,说有个老人家脑出血要他去帮忙抢救。这一去,第二天晚上才回来。不过看到那么多人找爸爸看病,证明爸爸是很厉害的,有很多人都需要他的帮助。”
“子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我最羡慕别人家都是三人行,我更多时候只能和妈妈 ‘二人转’。我不想爸爸那么累,希望这个暑假爸爸能陪我来个“三人行”…
感动,来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忙碌的医生,留给家人的很多时候是背影,是疲惫。然而亲人对医生的工作都是理解的,他们默默地贡献,配合着医生的工作。做医生不容易,做医生的家属也不容易。”元少鹏的妻子说道,“我也习惯了担惊受怕,习惯了半夜急诊电话铃声的响起,习惯了他节假日值班,习惯了一个人带孩子玩,习惯了生活步调的不一致,习惯了那震耳欲聋的呼噜声…”
“你觉得他是个称职的爸爸吗,满分100分,你会给多少?”小编问道。
“肯定是不及格的爸爸,最多只能给50分。老是不在家,总是呆在医院。有时休息在家只会拿着本书在写论文…元少鹏平时总对我说,自己还没做好当爸爸的准备,家里的琐碎事情不要跟我说...”元少鹏妻子笑着说。
“那作为医生的话,你会给多少?”“肯定是100分,甚至是200分啦…平时在街上总会有人夸他是好医生,医术好,很多“粉丝”患者对他的作息时间了如指掌,连住址都一清二清,搞得我也”担惊受怕“的。元少鹏的妻子笑声答道,最近他有幸评上好医生,是患者对他的一种肯定,但他从不在别人面前提这件事,每天还是那样把医院当作家,忙碌在救死扶伤的路上…
“作为丈夫,他有没为你做过些令你很感动的事情?”“虽然他很忙,不过他会利用自己有限的时间为我和女儿做点感动事情,最近几次夜班,他都是在自己短暂的午休时间回家为我们做饭、做家务之类的…今年我还收到婚后情人节的第一束玫瑰花,虽然他拿着厚厚的报纸包着,不想让别人看到…”元少鹏的妻子口中充满着甜蜜的幸福。
采访最后,小编问元少鹏:从医16年,医生这个职业在他的眼中意味着什么?是付出、是辛苦、是情愿、是执着……元少鹏回答我,这么多年,医生这个职业在他眼中,是付出、是辛苦、是情愿、是执着,但也有很多的幸福和快乐,特别是看到有些颅脑外伤病人能够清醒过来,健康地生活着,自己就很有成就感。做一个病人眼中的好医生,是他这辈子的追求。我问他:如果有下辈子,还做医生吗?他说:做医生,每天看到的是痛苦和呻吟,听到的是烦人的主诉,有时还要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抱怨,承担巨大的责任和风险…但选择医生这个职业,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从这个职业里,我学到了懂得了如何尊重和敬畏生命…
最后小编对元少鹏一家(也是众多医务工作者的家庭写照)的整个采访感受赋得的一首七律附于文后,聊表心意:
从医自古不悠然,犹似长征路艰难。
日夜牵挂危重症,忙碌奔波病床前。
勤学苦练手中技,仁心仁术素心弦。
虽道今生清贫苦,来世仍披白大衣。
下一篇:学深悟透党章党规